冯煌迪,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杂环化学与含炔功能分子的精准合成与高效修饰。2012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化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双博士学位,同年入职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化合物样品库。2014年9月加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入职以来,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第一单位、本人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有机化学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一区3篇、二区8篇、1篇入选Org. Chem. Front. HOT articles for 2018、2篇被国际有机化学门户Organic Chemistry Portal收录。目前担任欧洲研究委员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项目评审人,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医药现代化与临床专委会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并于2014年入选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2015年获校人才计划之展翅计划。
在一个分子中,任意地替换、添加、删除或插入原子,在冯煌迪老师的眼中,这样“编辑分子”,无疑是未来合成化学最理想的方式,而环状分子的开环与环重组反应完美地诠释了对底物分子的编辑功能,为合成化学实现分子编辑提供了一类科学解决方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基于此,他的项目《基于噁唑烷的过渡金属催化开环/环重组串联反应研究》,获批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回首来时路,冯煌迪老师感慨万千。2014年入校时,冯老师已经博士毕业2年有余,由于当初未能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在企业“浪费”了应届博士的宝贵时间窗口,未能搭上“青年学者”的有利条件。进入学校后,他重新审视科研生涯,发现除了在博士阶段所发表的几篇科研论文外,在科研方向、学术成果等方面都无法跟优秀的同龄人去媲美,全然是一个徘徊在科研边缘的新手。当时,他就告诫自己:“我就是一个科研小白,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才能有所成绩。”回顾这些年的科研历程和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过程,他认为获得成功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守“勤”。
在冯老师看来,勤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文献资料的查阅不停滞,最好能结合自身工作多写综述。通过不断地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科动态,凝练科研思路,把握科学前沿;勤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平时要多动脑筋,多下工夫,不断地深耕和拓展自己研究领域内的工作,形成研究基础与申报内容上有传承,研究方向和内容上有关联,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上有创新;勤的最后一个方面就是积极撰写标书,长期的撰写训练及持续的思考总结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怕不中就不敢写。从2014年开始,冯老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虽然连续的申请失利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但只要一直坚持在前行的路上,长路思远,方得始终。”
在守“勤”基础上更需要求“新”,冯老师认为,内容新颖是标书的关键,也是项目能否获得资助的关键。标书本身既要能体现科学前沿、推动“源头创新”,又要注重学科交叉、促进产业发展。其中学科交叉相对而言不太被重视,但有时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认为学科交叉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还能拓宽基金申请的学科代码。今年,他创造性地将有机化学学科中的“分子编辑“前沿理念有机地融入到药学学科中,换了一个角度,海阔天空,最后成为了一名幸运儿。此外,他认为润色的形式要”新“,除了请一些本学科知名学者指点外(提升项目的高度和意义),还应该多一些与大同行甚至是外行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增加项目书的可读性。
从去年暑假确定项目之后,到今年寒假近一个月的封闭式撰写和后续多次的讨论修改,最后是漫长的等待,冯老师坦言,自己只是在坚持中不忘自己的科研初心,只是在不断试错中坚持自我。当收到确认函的那一刻起,压力伴随着喜悦而来,如何才能对得起评审人对自己的肯定,学院对自己的支持,以及学术路上引路人对自己的期望?冯老师说,这些都是前行的动力。